系統工作方式及功能特點
1.上料、工件傳輸方式:
1.1 傳送帶傳送:從上料到檢測工位,采用的是傳送帶傳送方式, V型的粗定位塊,在計算機的控制下,電機驅動傳送帶,工件逐件移動。
1.2桁架式機械手傳送:從檢測工位到周轉箱,采用桁架式機械手傳送,根據檢測完成蝸桿的M值,控制機械手把工件擺放到相應的周轉箱中的指定位置進行“碼垛”處理。
2.齒面清理及軸向粗定位工序
通過計算機控制軸向粗定位裝置運動,使工件的一端與固定的右頂尖對齊,并使工件旋轉,同時壓縮空氣吹齒槽表面,去除表面的贓物。
3.定位舉起工序
為適應不同直徑的蝸桿和使測量系統水平放置,采用定位舉起機構,蝸桿經傳送帶移動到測量位置,定位舉起機構通過2個V型塊將其舉起到合適的位置,讓檢測位置自動裝夾系統精確定位。
4.測量工序
工件在精確定位位置通過電機帶動旋轉360°,采用精達特殊設計的“雙片簧精密測量機構”數字式二維測頭,對齒槽進行測量,工件軸向采取“測頭跟隨”技術進行控制,采集測頭測量數據,進行誤差處理,計算出蝸桿的平均M值。
5.激光打標工序
檢測完成的工件,傳送到下一工位,進行測量結果的激光打標處理。采用纖維激光打標機,可以按照客戶要求出包含工件信息及精度測量結果的二維碼標志,以便后續可以有效地被掃描儀讀取數據。
6.分組裝箱“碼垛”工序
由桁架式機械手對測量、打標完成的工件向“周轉箱”進場裝箱,不同“周轉箱”可擺放不同蝸桿M值大小的分組工件。裝置外圍有安全護欄防護。
7.特殊設計的系統硬件控制及系統處理軟件
以總線方式組建整個測量系統的硬件系統,通用微機進行動作、測量、數據采集全程控制,特殊以VC架構開發的軟件系統,監視整個測量流程,計算機顯示器,實時輔助顯示測量結果,并可對測量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(CP.CPK值),測量數據管理,脫機查看,打印輸出。 |